蔡司三维扫描仪以光学非接触测量为核心,其光学系统通过精密光栅投影与相位解析技术,实现微米级三维形貌重建。其原理可分为光源编码、形变检测与数据解码三大环节。
1.蓝光光栅编码技术
设备通过高性能LED光源投射高密度正弦光栅(周期达数百微米),光栅经自由曲面光学元件校正,形成均匀覆盖被测表面的结构光场。蓝光波长(405nm)短、能量集中,可减小衍射干扰,同时多频段光栅(如12步相移)编码深度信息,增强抗环境光能力。
2.光学三角测量与相位解析
相机传感器捕捉物体表面调制后的光栅图像,系统通过立体视觉原理计算空间坐标。核心算法采用相位测量轮廓术(PMP):
相位提取:利用反正切函数计算像素点相位值,建立光栅相位与空间高度的映射关系。
高度转换:结合预校准的系统几何参数(基线距、投射角),将相位差转换为三维点云数据。
此过程通过GPU加速实现实时处理,动态扫描中结合IMU运动补偿,确保数据稳定性。
3.光学系统创新设计
蔡司采用双远心镜头设计,消除透视误差与径向畸变;的“浮动光学组件”可自适应调整焦距,适应不同反射特性表面。多光谱分离技术(如RGB+红外)同步采集材质与形貌数据,扩展检测维度。
技术优势
该光学架构在精度(ISO5436标准下可达5μm)、速度与抗噪性间取得平衡,尤其适合高反光/暗色表面的工业检测(如汽车钣金、精密模具)。结合AI点云优化算法,可在复杂场景下实现亚像素级细节还原,推动三维测量从实验室走向智能产线。